学院新闻

  • 2022-05-25
    来自我们身边的冬奥会志愿者心声 · 第四期
    来自我们身边的冬奥会志愿者心声 · 第四期编者按在北京冬奥会中,传播研究院13位志愿者组成了“传播研究院冬奥会志愿服务团”,包含7位赛会志愿者和5位城市志愿者,辅导员杨丽莉老师担任我校本次冬奥城市志愿者队伍的带队老师。志愿者们在冬奥会的幕后,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以志愿精神传递着独特的力量。我们特此集合成系列推送,本期推送为该系列的第四期,本期让我们走进中国传媒大学城市志愿者带队老师、传播研究院辅导员杨丽莉老师。聆听她在冬奥服务期间的所思所感所悟。传播研究院辅导员杨丽莉中国传媒大学城市志愿者带队老师微光入炬 汇聚成河由于各种原因,我总是跟重大活动擦身而过,这次非常幸运能够带领我校近130名城市志愿者服务冬奥,这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责任。在北京新闻中心工作的20余天,既充实又难忘。正式工作之前,我就立下一个目标——快乐出发,平安回家。保障同学们“零感染”回校,这不仅是目标,更是底线。整个志愿服务期间,北京一直有新增本土病例,非常庆幸我们最后做到了全员“零感染”。杨丽莉老师组织北京新闻中心党支部中国传媒大学党小组活动校领导慰问时杨丽莉老师做工作汇报冬奥恰逢春节,这次服务冬奥真正体会到了家国一
  • 2022-05-25
    传播研究院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召开
    传播研究院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召开3月1日下午,传播研究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传达学校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新学期学院工作。2月23日,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召开付长海书记传达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会上,付长海书记传达了廖祥忠书记、校长在 2022 年春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励精图治,创新图强,以狠抓落实为主基调开创学校事业腾飞新局面》精神,重点对学校党委确定的“四项重大任务”、“九项重要部署”和“二十项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传达和解读。2022年是学校精耕细作、狠抓落实之年,强化作风建设之年,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之年,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之年。在新学期,传播研究院将按照学校党委总体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担当使命,主动对接,争创佳绩。要加强规范化建设,做好基础性工作,党员干部要发扬优良作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办公室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更好地担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做好研究生学风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学院定位,紧扣“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坚持高标准追求高质量。对学院2021年度工作汇报中提出的2022年28项工作计划,要
  • 2022-05-25
    青春冬奥 | 传播研究院留学生在多国主流媒体发表北京冬奥会相关文章
    青春冬奥 | 传播研究院留学生在多国主流媒体发表北京冬奥会相关文章正值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盛大召开,近日传播研究院留学生秦肯、戈波朗和谭笑分别在各自所在国媒体上发表2022年北京冬奥会相关文章。来自肯尼亚的2019级传播学博士留学生丹尼尔·奥罗(Daniel Oloo, 中文名:秦肯)所著的《倒计时不足30天:中国筹备2022年北京冬奥会情况》(It Is Less Than 30 Days; How Well Is China Prepared For TheWinter Olympics 2022)一文刊登于《肯尼亚山时报》(The Ht. Kenya Times)2022年1月17日第16版。《肯尼亚山时报》主要展现非洲和世界资讯观点,为内罗毕大部分地区、肯尼亚山和中部裂谷地区的读者提供纸质和数字报刊。文章以一位在华留学生的身份和视角,分享了自己参与“走进冬奥体验派”的活动经历。活动中,他体验了冰球、冰壶等冰上运动项目。在文中,他细数了北京为顺利安全举办这场国际性赛事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此次冬奥会值得期待的看点有三:一是精彩的冰雪运动赛事,二是运动彰显的决心、勇气、忍耐等体育精
  • 2022-05-25
    我院杨丽莉老师荣获“明星辅导员”称号
    我院杨丽莉老师荣获“明星辅导员”称号传播研究院辅导员杨丽莉老师获评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度“明星辅导员”荣誉称号!杨丽莉,中共党员,本硕博均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入职,六年来一直担任传播研究院辅导员。杨丽莉老师负责传播研究院研究生会和分团委的全部工作以及学院的疫情防控,其指导的《在疫情防控中展现传者、学者、师者担当》作品获得了教育部2020年度“读懂中国”活动优秀征文奖,所带班级的博士党支部在学校“读百年党史 守传媒初心”基层党支部建设展示交流会中荣获“特色党支部”。因为被一线报道非典疫情的事迹所感动,杨丽莉老师决心从事新闻事业,于是高考填志愿时毅然决然地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来校报到那天,校园里一直回响着校歌——《年轻的白杨》。她的记忆瞬时被拉回到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到京进修,回到学校后作为音乐老师的他教学生们唱了一首歌。虽然不知道歌曲出从何处,但是觉得非常动听。直到报到这天听到校歌,她才知道原来就是我校校歌,感觉这就是注定的缘分。本科毕业,杨丽莉老师继续在我校读研,博士毕业后直接留校工作。踏入辅导员岗位之初,她的心情较为复杂:非常欣喜,自己本身很喜欢跟学生打交道,喜欢学生身上的
  • 2022-05-25
    传播研究院留学生参加“走进冬奥体验派暨人文交流对话会”活动
    传播研究院留学生参加“走进冬奥体验派暨人文交流对话会”活动“Z 世代”走进冬奥体验派暨人文交流对话会于1月14日在北京举行,传播研究院博士留学生秦肯(Daniel Oloo ONG’ONG’A)、天赐(Donatien Niyonzima)、戈波朗(Gopolang Ditlhokwa)、谭笑(Tehreem Azeem)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指导,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宣传部、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全球近百万网友在线观看直播。在上午的“走进冬奥体验派”活动中,来自埃及、日本、韩国、西班牙等16个国家的60余位青年亲身感受冰球、冰壶等冬奥运动项目,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参与这两项运动。我院留学生谭笑在教练的指导下,成功掷出好成绩,赢得了现场一片掌声。她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玩冰壶,一开始我有点害怕,但教练帮助我学习了这项运动。今天的经历让我对北京冬奥会非常期待,我希望自己是一名运动员,这样我也可以体验到赢得奖牌的快乐。”传播研究院博士留学生谭笑(左侧17号球衣)体验冰壶运动(摄影:王锐)传
  • 2022-05-24
    传播研究院领导班子为党员讲党课
    传播研究院领导班子为党员讲党课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员教育,2021年12月,我院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等主题,通过线上形式分别为所联系党支部的党员讲党课。12月28日,院党委书记付长海以“学党史 学讲话 学条例 争做时代先锋”为题为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和硕士生理论传播与传播史党支部讲党课。付长海书记从“珍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争做时代先锋”、“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做高素质传媒人才”、“学习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个部分进行讲解。在第一部分,付长海书记希望同学们珍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认真总结一年来党史学习教育的收获,深入思考如何争做时代先锋,在文献学习、明理悟道、增强自信、道德修养、学史力行等方面持续下功夫。在第二部分,付长海书记回顾了202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关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讲话精神,希望同学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 2021-12-23
    传播研究院博士留学生在2021南南人权论坛发言
    第三届南南人权论坛于2021年12月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参加此次论坛的传播研究院(ICS)的博士留学生有:来自肯尼亚的丹尼尔·奥罗、来自加纳的约翰·德穆亚科尔、来自卢旺达的多纳蒂安·尼永齐玛和来自博茨瓦纳的戈波朗·迪特尔霍克瓦。他们以论坛的分主题为依据,就不同议题发表了演讲。The third annual South to South Human Rights Forum was held in Beijing, China on December 8, 2021. International Ph.D. students from the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ICS), at the forum, were, Daniel Oloo from Kenya, John Demuyakor from Ghana, Donatien Niyonzima from Rwanda, and Gopolang Ditlhokwa from Botswana. Three students of they made presentations
  • 2021-12-19
    为教职工办实事|我院“党员之家”“工会小家”投入使用
    为教职工办实事|我院“党员之家”“工会小家”投入使用为进一步开展“为教职工办实事”活动,我院从今年12月起,将学院六层608室改造为兼具学习、研讨和休闲功能的“党员之家”和“工会小家”为教职工开放使用。兼具学习、研讨和休闲功能的独立空间“党员之家”和“工会小家”是一处新开放的明亮、宽敞的独立空间,可同时供多人使用。室内设有“党员之家”主题墙,舒适的沙发椅,书柜和独立的储物柜,供教职工休息、阅读和寄存物品。同时也设有研讨桌,为教职工之间的研讨及交流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党员活动空间。舒适的按摩椅为缓解教职工的身体酸痛问题,“党员之家”和“工会小家”特意引入两台按摩椅,旨为教职工舒缓身心、放松筋骨,在工作空闲得以充分的休息和放松。书香角落室内设有书香角落,木质的书柜为书籍提供了温暖的存放地。书柜内摆有理论学习书籍,以及营养健康、自我探索类等其他领域的专业书籍,供教职工阅读、交流。特别提示老师们可以通过“叮当会议”预约使用608室哦传播研究院用情用力建设温馨的‘’党员之家‘’和‘’工会小家‘’,努力把‘’党员之家‘’和‘’工会小家‘’打造成老师们的幸福之家。摄影|王依迎文字|王依迎排版|刘嫒蓉统筹
  • 2021-12-19
    传播研究院召开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研讨会
    传播研究院召开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研讨会2021年12月13日,为了落实我校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加快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的跨越进程,并进一步加强国际型本科人才培养、优化配置中方教学资源,传播研究院特组织相关任教老师召开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研讨会,对2022级课程培养方案进行研讨、修订。会议由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李继东教授主持。● 李继东副院长带着大家逐条研讨培养方案首先,李继东副院长提出本次课程培养方案研讨的方式及目标。我校与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办学已久,培养方案日趋成熟。但作为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传播学专业,其课程设置须体现出专业性和时代性。因此本次研讨的目标在于为培养方案的修订畅所欲言,让培养方案始终体现传播学专业的前沿性,始终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回应行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需求,紧扣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 李舒院长对培养方案修订进行说明接着,李舒院长对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注重培养方案结构的合理性,理论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践要保持合理的比例;二是要紧密围绕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兼顾基础性与前沿性,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兼顾本土性和国际化;
  • 2021-12-19
    传播研究院召开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研讨会
    传播研究院召开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培养研讨会2021年12月13日,为了落实我校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加快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的跨越进程,并进一步加强国际型本科人才培养、优化配置中方教学资源,传播研究院特组织相关任教老师召开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研讨会,对2022级课程培养方案进行研讨、修订。会议由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李继东教授主持。● 李继东副院长带着大家逐条研讨培养方案首先,李继东副院长提出本次课程培养方案研讨的方式及目标。我校与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办学已久,培养方案日趋成熟。但作为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传播学专业,其课程设置须体现出专业性和时代性。因此本次研讨的目标在于为培养方案的修订畅所欲言,让培养方案始终体现传播学专业的前沿性,始终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回应行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需求,紧扣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 李舒院长对培养方案修订进行说明接着,李舒院长对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注重培养方案结构的合理性,理论课、专业课和实习实践要保持合理的比例;二是要紧密围绕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兼顾基础性与前沿性,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兼顾本土性和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