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厉行节俭,反对浪费”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以及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理念。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这一理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落实厉行节俭的决心呢?
第一,按需取餐,杜绝剩饭剩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古训生动地描绘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在食堂里,我们应该按需取餐,在打饭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胃口,合理选择饭菜的分量,不够再添。外出聚餐时,也应按需点餐,若有剩余食物,主动打包带走。杜绝餐饮浪费,让餐盘干干净净,为节约粮食出一份力。
第二,小事做起,合理使用水电。
一些同学离开宿舍时,可能会忘记关闭电灯、空调等电器;洗漱时开着水龙头,任由清水流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日积月累下来,却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约水电的习惯。离开宿舍时,随手关闭电器开关;洗漱时,将水流调小,用容器接水洗脸刷牙,拒绝“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消失。
第三,节约资源,拒绝过度消耗。
在学习生活中,有的同学打印资料时,只打印单面,或者打印了大量不需要的内容。在使用笔、纸等公共办公用品时不加以珍惜,造成无谓的消耗。我们可以尝试更多地采用电子化学习方式,减少纸张的使用。如果必须打印,选择双面打印。
第四,循环利用,使用再生资源。
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能节约开支,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我们可以通过合法、正规的二手交易平台、校内同学的闲置群、毕业季跳蚤市场来实现资源、用品的循环利用。从考研资料到运动器材,从化妆用品到电子产品,我们眼中的“废品”,其实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 “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光盘,每一次随手关灯关水,每一次合理利用资源,都是我们对这一理念的践行。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共同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